Lantheo

Empty your heart of its mortal dream.

子夜吴歌动我心 ——读《昔别春风起》

嗷呜嗷呜嗷呜,小笼最懂我QAQ

这么————————感谢长评,我真的妹有妹有妹有不爱你了QAQ


每次读小笼的长评,都是一种享受,好像这故事是小笼和我一起写的,我谢幕鞠躬,然后小笼微笑着拿走话筒。

事实上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小笼的倩~影~《关山月》里萧景琰那句”你们总是在骗我的“,最初我只写成”你总是在骗我的“,后加的“们”字,正是小笼发出的会心一击。

还有《当以歌》里歌剧院任务的章节,关于篇外一章的时间线整理,《满堂花醉三千客》里关于上海人过新年那些充满了意趣的小细节,都是小笼的倾情贡献。

有一个这样贴心、这样有灵气又这样好的基友,斟酌词句的时候总会觉得甜蜜。也让陷入春日病的我当真无言面对江东父老………


写同人的时候,我最不愿做的事情是归纳人物特点,而我最愿做的事情是反复看很多很多遍相关作品,然后写故事时全凭感觉。但小笼的长评的逻辑特别顺畅而自然,读下来仿佛喝了一顿上好的热茶,从发尖到脚趾都是一派贯通的舒畅。

我是格外感谢楼诚和相关的cp/作品的。我和小笼大概在好多圈子都擦肩而过,最后在这里遇到了,我就变成一只头顶着香气四溢的小笼而满地快乐奔跑的熊熊。

也借小笼特别好的一段话:

借此篇长评的尾巴,感谢所有的相聚。因楼诚而相会的你我也会有一日各自向远方,不过只要这个“远方”是“美人”,那便千万不要辜负www


……以及你们以为这个长评就是小笼给我的repo的全部吗!

并不是!!!

她给我寄了一罐叫“美人”的茶,寄了香,寄了藏满桂花香气的香囊,寄了黄金似的干桂和流金般的桂酒,寄了青瓷,寄了殿上舞的鹤,还有樱花里藏着的手信……

甚至每一个物件都有《昔别》中相关的文段附上。

那一晚整间屋子都是桂花的味道。我突然好想跑进自己的文里拎走宫室里有桂花的鸽主和琰琰然后自己住进去,哼唧。

然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小熊了。小熊炸成了樱花一样粉红的烟花。




我要开始给她写好多好多好多甜甜甜甜甜的了谁也不能拦着我!!(狂奔.mkv


门牌13号:

    *标题化自李白《白纻辞》其二中“子夜吴歌动君心”一句。《昔别春风起》本内首发番外名为《折纻歌》。

    **“昔别春风起”句出《子夜吴歌》(亦称《子夜四时歌》)。

     @Lantheo  

    想写的太多,因而很乱,但可惜最后也没把想写的都写出来——因为小熊不爱我了QAQ“驾车驰马追不及,使我心伤”默默垂泪QAQ

     

     

     

     

    昔别全书连番外在内共八篇,虽有时间线上的先后安排,却也可独立成章,但除了时间这条轴之外,散落在各篇章之中的隐形主线大约可概括为“解忧”。

    解忧,解的是萧景琰的忧,而解忧人自是蔺晨。

     

    先说怀忧之人萧景琰的忧来自于两方面:人与国。(“故人所托,江山所寄,能负吗?”——《满歌行》)

     

    不过30出头,萧景琰已经过太多他所不愿见的至亲之人的死亡。兄长、赤焰军一夜间大厦倾覆;匆忙中迎娶的妻子又匆忙地香消玉殒(番外私设);儿时玩伴的“复生”不过是再添一次死别之痛;至于先皇,虽不亲厚,但英雄迟暮,多疑至宗室操戈,莫不令人唏嘘怅然。

    故人如疤。

    今人朱砂。

    这种唯恐再遭死别的愁绪在《关山月》中图穷匕见:

    “这几日尚不能论断病症,过几日则当知晓了。

    “当真吗?”

    “我何时骗过你。”

    “你们总是在骗我的。”

    一句“你们总是在骗我的”,是合着他性子的平淡中的控诉,但在《棹歌行》中,面对病去如抽丝的蔺晨,他却是近乎霸道的。

    他要他长长久久地活下去,若少活了一年,便要把他挖出来,治欺君的罪;

    他要他回琅琊阁去,“五年可以医好便医五年,十年可以医好便医十年。”

    若一辈子也医不好,那他宁可蔺晨“不要回来了”

    对此,蔺晨也只得答一句:“遵旨,谢恩。”

    因为他也知道,萧景琰已断断“不忍再经一场别离(《对酒行》)”。

     

    若我们探寻这“不忍别离”的源头,应当是萧景琰重情的个性。除却《琅琊榜》原作与《昔别》正文中我们所熟悉的描写之外,番外《折纻歌》中丰满了《昔别》正文中一笔带过但我却极为喜欢的私设——

    “我有一个阿姊,近十年前嫁到北燕去了。她从前养在我母亲宫里,嫁前我从未见过她,她却是识得我的。她嫁那日,仪仗已出了金陵城,雕车自我身后过,她突然大喊一声我的名字,惊了一众人马,传成了一时的故事。”

    “两年前我从东海回来,回宫复旨时婚旨便直直地宣下来。我见到阿茕的时候便觉得,她太像我那个阿姊了,她也像是突然被人拖上远行车马的,她也喊过什么人的名字。”

    一个是并不曾谋面的阿姊,一个是奉旨成婚的王妃,两个被当做了牺牲品的无辜女子,萧景琰对她们报以的是时人少有的同情与尊重。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便觉清爽,然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很是浊臭逼人。而小熊笔下的景琰之所以教人喜欢,原因之一便是因他并非“须眉浊物”,而是一捧雪、一汪泉、一江水,干净、温柔、有力。

    那么再进一步,论到儿女私情呢?

    即便不讲《关山月》与《棹歌行》的种种,他待蔺晨的心也是再清楚不过了:

    “我不能把天下给你,那便把我自己给你吧。”——《飞鹤行》

    “朕与琅琊阁主不分彼此,陛下(北燕帝)与琅琊阁为盟,便是与朕为盟,便是与大梁为盟。”——《燕歌行》

     

     

    萧景琰的忧国之心,文中表现颇多。他与蔺晨在“如何为帝”的问题上亦是你来我往地辩过数次,哪怕在宫城饮酒时也少不得议一议此事。

    “大渝不平,金陵承平日久,我仍寝食不安。(《棹歌行》)”一边是“故人所托”、亟待中兴的内廷,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外敌,萧景琰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在《对酒行》一章中,作者便借蔺晨的视角,描绘了景琰为大梁殚精竭虑,如同一张将弦绷得死紧的长弓——

    蔺晨“一年里见到萧景琰三次,大梁的新君在未出征时便思虑未出征时的筹谋,出征时便思虑出征的战事,此时大军奏凯,便该思虑归来的事情。”

    他一眼便瞧出,萧景琰在“想马”——“驾车之马,有骖有服。骖服四马皆白自然容易,八马皆白,十六马皆白,总是越来越难。要这天下都是白马,总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要千百匹白马去拉大梁这座越来越沉的大乘,便是难上加难。我猜你在想,究竟是忍见白马之中混进杂色,还是忍见旧马累瘦累死在辕上。”

    纵然是在琅琊山上“休假”,猎了猛禽、把玩翎羽时萧景琰都能联想到民间的收成:“五月将近,鹞鹰不去扑田里偷穂的麻雀,却在山里逗留,大抵这年不是丰年。”也正应了他自己那句“天子燕居,还是天子。”对此,蔺晨都忍不住要问他:“景琰,累不累?”

     

     

    如此,便要说到解忧之人蔺晨了。

    萧景琰在《对酒行》中说蔺晨素来不是为人解忧的,但蔺晨偏偏是从初见开始便一门心思要替他解忧了,正如他自己所说:“与陛下有关的,我记住了;与陛下无关的,自有人帮我记住了。”

    蔺晨这个角色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他身上有“矛盾”。他既是个很有好奇心的人,又是个看得很通透的人,出世与入世,老庄之风与红尘羁绊同时出现在他身上。

    大概是他命中劫数,《折纻歌》里的蔺晨嘴上说着“美人难得,且追春色”,心底里或许已同萧景琰倾盖如故了。虽然“追”的动机是好奇梅长苏口中的“故交”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令人念念不忘,但在对酒当歌之后,素来才智过人、自信非凡的蔺晨居然逃了!

    他看出他执着的“唯心而已”,却也晓得当时的自己做不了解忧人,因他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开心些,哪怕是到了后来,他盼的也不过是一些小事:

    “景琰,开心些。”——《棹歌行》

    “我想让你活得很好,活得很长。”“还想你多笑一些。”——《满歌行》

     

    旁人看蔺晨是洒脱,是谪仙,但萧景琰一句“有人托你,你也是不能(负)的”却道出了真相。他在乎景琰,因而愿留京城亦不觉悔;他在乎景琰,因而愿破琅琊阁不理朝堂之事的规矩;他在乎景琰,因而连“甥男类舅”之类的“八卦”都不愿错过(我觉得阁主还是很想看景琰的小孩的吧,不然不会问这么一句)。

     

    至于景琰跟不跟他走,他是从不强求的。《对酒行》一章中蔺晨便说,“有人好为他人做决断,而我愿等他人自己做选。”这是他与梅长苏的最大不同,而他等到了景琰做出一个让彼此都满意的选择——当然也没少了步步为营XD

     

     

    快马两骑,向远方去。

    这个承载着四时之景、四时之趣、四时之情的故事落幕了,感谢小熊为我们带来如此美好的故事(当然我记得她欠了神马债=。=)

    借此篇长评的尾巴,感谢所有的相聚。因楼诚而相会的你我也会有一日各自向远方,不过只要这个“远方”是“美人”,那便千万不要辜负www

    且尽杯中酒,再会终有期。

     

     

     

     

     

    小笼

    2016年4月17日于家中

评论(7)
热度(11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Lantheo | Powered by LOFTER